给课堂一点“空隙”-极品下载论坛 - Down512.COM

极品下载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07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给课堂一点“空隙”

[复制链接]


4万

主题

5万

帖子

1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8332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12-28 20:45:5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不少课堂上,老师、学生都像上满弦的机器,在高速的运转: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、文本的阅读感悟、精彩语言的品味、课外知识的拓展、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……在“高效课堂”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,课堂快节奏、大容量、大密度,预设周密得 “密不透风”,让大家喘不过气来,手忙脚乱又目不暇接。一节节课听下来,感觉很累,也更深刻体会到当个学生的不易。


试想,一节课只有45分钟,当这四十五分钟被“肢解”成若干琐碎的环节,而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将预设的东西按照既定的程序全部“走一遭”的时候,那么,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内容,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像“鸟儿曾在飞过,天空却没有留下痕迹一样”,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,完成了一个教学过程,表明“我们老师教过了”。而我们的“教”和学生的“会”之间,还有一个必须跨越的鸿沟,那就是学生理解、消化、接受、巩固的过程。但由于我们的课堂设计过密、过紧,我们往往不敢给学生更多的理解、消化、学习的时间,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设计的学习任务。于是,课堂上,学生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“随团旅游”——蜻蜓点水般,做个匆匆的过客。于是,尽管设计了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、交流讨论等学习形式,但更多的时候,都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,要求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探讨可又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,往往三两分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成果的交流展示。学生呢,俨然成了 “陪”老师互动,活跃场面的“玩偶”,大多数学生云里雾里,懵懵懂懂,真正能够跟上老师 “思维”的只有几个“聪明”的“佼佼者”,而这几个“佼佼者”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提问、展示的主要对象。长此以往,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趋低落,这也成为了学生两级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
苏霍姆林斯基在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中指出,“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满的容器”,他反对教师热衷于使用“高效率”、“高速度”的教学方法,把学生的头脑当做无休无止地吸收信息的电子装置,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知识工具的那些能力时,就源源不断地把新知识硬塞给学生。当我们在45分钟的时间里恨不得将所有的“重点”都一股脑“灌注”进学生头脑的时候,我们可曾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?俗话说“贪多了,嚼不烂”,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这样,“教”得越多,学生没有咀嚼、反刍、品味的时间,自然也会“嚼不烂”的。再则,从心理学角度看,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稳定于同一事物,每隔一段时间,人的注意力就出现分散趋势,而单调刺激长期作用更易诱发注意力的分散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长时间的快节奏的学习更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、思维混乱,学习效果可想而知。


在新课程背景下,我们致力于课堂改革,打造高效课堂,但“高效”并不等于高密度、快节奏,也不等于在四十五分钟的单位时间里完成的教学内容多,而是在于学生获得了知识,发展了能力。我觉得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新颖,过渡多么自然,语言多么优美,教学环节多么周密;也不一定是学生发言如何踊跃,思维如何活跃,答题如何周密,而是在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,能够充分地思考,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,发出富有“个性”的声音,从而实现老师、学生、文本之间的对话。


因此,课堂上,我们不妨给学生的思维一点“放松”的空隙,把时间安排得适当轻松一些,学习内容适当少一点,学习节奏适当慢一点,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去思考、消化、吸收、品味,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,让他们自由地“舒展”。

找歌不易,有闲钱的大佬请打赏碎银一二!

×

ღ谢谢ღ 祝您开心快乐、事业有成发大财!

ღ谢谢ღ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own512.COM  

GMT+8, 2024-5-2 10:54 , Processed in 0.15971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极品下载 快乐分享

© 2013-2016 Down512.Com

本站所有资源均由热心网友搜集整理提供,所有个人行为言论均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负任何相关责任. 如您发现有侵权行为,请立即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.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,并同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